气力输送仓泵的原理故障及处理
一、仓泵主要部件
1.进料装置,也称为进料阀,设置在气力输送仓泵的上部。进料阀直接与料仓泵连接,并集成为一体。直行程气缸通过摇臂驱动翻板旋转90度,控制其开启和关闭。这种特殊阀门在仓泵中应用的关键是其密封结构能够满足粉煤灰对环境的苛刻要求。上下密封圈由氟橡胶制成。橡胶本身耐颗粒,能承受250度的高温。上密封圈为锯齿形结构,橡胶硬度高,下密封圈为平面结构,涂在翻板上。橡胶材料很软。阀门开启时,密封面不易形成积灰。当阀门关闭时,从灰斗中落下的飞灰可能进入密封面。当灰渣进入密封面时,密封面受到气缸驱动扭矩和仓泵内压力的压缩。此时,沉积在密封面上的粉煤灰被锯齿喷射到外部或凹槽中,形成三线密封,从而确保即使粉煤灰进入密封面也不会泄漏。
2.排气装置,也称排气阀,设置在气力输送仓泵的上部,其作用是通过气缸的作用打开或关闭阀门,使气力输送仓泵中的剩余空气排入料仓。
3.流化装置,也称为气化室,设置在气力输送仓泵的底部。室的下部设有气化装置,气化装置由流化板和硫化布组成,中部设有注射管。
4.气动卸料阀设置在气力输送仓泵的出料口,当气力输送仓泵输送时开启,当气力输送仓泵输送时关闭。工作时,气缸通过活塞杆驱动双制动阀芯上下移动,打开或关闭阀门。
5.泵体作为整个输送系统输送过程中的储料装置,是一种耐磨、抗疲劳的压力容器,能长时间承受气流和物料的冲刷和磨损。
6.电气控制柜通常是气力输送仓泵的一个控制柜。
7.气动控制箱为电磁阀箱,一般配有电磁阀,用于控制每台气力输送仓泵的气缸工作,通常一台气力输送仓泵配有一个电磁阀箱。
二、仓泵的工作原理
筒仓泵的主体是一个能承受一定压力和温度的压力容器。仓泵的上端为气动进料阀,内部为与气动出料阀和输灰管相连的上拉管。上拉管的下端是流化板。气动进料阀、气动出料阀、进气阀和二次阀由电磁气动换向阀控制。仓泵以间歇自动控制模式运行。每个输送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有感应信号和程序控制。
1.喂食阶段。进料阀打开。进气阀和排气阀关闭。仓泵内部与电动灰斗连通,飞灰进入仓泵。当料仓泵内的灰位过高,导致料位仪探头接触时,料位仪产生满料位信号,通过现场控制单元进入程序控制器,系统自动关闭进料阀。
2.压力流化阶段。进气门打开。进料阀、出料阀和二次吹扫阀关闭,压缩空气通过流化板进入仓泵,飞灰流化。当料仓泵中的压力上升到一定的设定值时,卸料阀打开,结束加压流化。
3.运输阶段。进气阀和排气阀打开。进料阀和二次吹扫阀关闭,灰气混合物进入输送管道。此时仓泵内压力保持稳定。筒仓泵输送粉煤灰结束后,管道阻力减小,筒仓泵内压力降低。当下降到压力下限值时,输送状态结束。
4.净化阶段。辅助净化阀打开,进料阀关闭。进气阀和排气阀保持打开,压缩空气清除筒仓泵和管道中的残余灰。此时筒仓泵内没有飞灰,管道内飞灰逐渐减少,几乎处于气流状态。系统阻力下降,料仓泵压力降至稳定值,吹扫一段时间后结束。进气阀、排气阀和二次气阀关闭,进料阀打开,料仓泵返回进料状态。
三、常见故障及处理
仓泵常见故障一般在流化加压阶段,仓泵内压力上升缓慢,不能满足输灰要求的主要原因如下:
1.储气罐的压缩空气压力低或进气阀没有正确打开。
2.进料阀漏气。a.进料阀未到位。解决方法:调整气缸行程位置,使进料阀盖紧密关闭。b.进料阀阀座或阀盖上下密封环吹损解决方案:将整个进料阀总成拆下,拆下上下密封环,检查阀座和阀盖是否吹损,补焊后更换新的密封环。
3.排气阀漏气。排放阀没有正确关闭。解决方法:通知热工检查电磁阀和燃气管道。当排气阀的密封组件爆裂时,需要更换排气阀
4.仓泵用硫化布堵死。原因a.飞灰量大,粘度大,飞灰湿。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电除尘维修后,是由于用水冲洗电除尘或长期不投入使用造成的。B.压缩空气中的水分过多会导致硫化布堵塞。空压机排气后,检查净化装置是否正常,检查储气罐的排水情况。确保压缩空气干燥。
上一条: 气力输送鼓风机选择的主要原则
下一条: 仓泵的组成方式及操作工作过程
相关新闻
- 气力输送系统如何维护与保养?
- 仓式气力输送泵的工作原理
- 气力输送设备如何正确的安装?
- 浅谈气力输送仓泵的工作原理
- 垃圾气力输送设备有哪些优势?
- 气力输送仓泵主要由哪些设备构成?
- 浅析粉粒体输送泵管道磨损的主要原因
- 浅谈自动称重配料系统的组成
- 气力输送系统的常见故障分析
- 气力输送系统吸送式的特点
- 气力输送鼓风机选择的主要原则
- 气力输送中输送量的两大误区
- 如何疏通气力输送设备管道?
- 气力输送设备的出现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粉尘的产生
- 气力输送设备如何测量管道中固体颗粒质量流量?
- 气力输送设备是否适合远距离的物料输送?
- 粉体气力输送泵的系统配套设备与构造
- 粉体气力输送选型时应注意的一些基本原则
- 粉体气力输送设备怎样购买呢
- 气力输送仓泵设备的组织结构解析